返回 果味娱乐

《奖门人》礼物往事:吴家乐邓兆尊揭秘综艺黄金时代的送礼传奇

2025-08-26

         在香港综艺史上,《奖门人》系列无疑是一座里程碑。这档由曾志伟主持的长寿节目自 1995 年首播以来,不仅以搞笑搞怪的游戏环节风靡全港,更因出手阔绰的礼物派送成为观众的集体回忆。近日,曾多次参与节目的艺人吴家乐和邓兆尊在 YouTube 频道重提当年节目派礼物的盛景,吴家乐直言 “当年节目派礼物是绝不手软,且是人人有份”,引发网友对这一综艺黄金时代的怀旧热潮。

         《奖门人》系列之所以能成为 TVB 最长寿的综艺之一,与其大胆创新的节目设计密不可分。节目自 1995 年 12 月首播至 2013 年间,历经十辑播出,最高收视曾达到 40 点,在香港综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而 “派礼物” 作为节目核心环节之一,更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。

         在节目最鼎盛的时期,尤其是 1999 年《惊天动地奖门人》应对亚视《还珠格格》收视冲击时,节目组采取了 “过千万的奖金,以论吨计的单项奖励” 策略,通过密集式播出和丰厚奖品成功稳住收视。这种不惜成本的投入,让《奖门人》的礼物环节成为观众最期待的看点之一。吴家乐和邓兆尊作为节目常客(分别参与了近 10 集),对当年的盛况记忆犹新,他们在访谈中提到的 “人人有份” 并非夸张 —— 从嘉宾到幕后工作人员,几乎都能分享到节目派发的礼物。

         吴家乐和邓兆尊在访谈中分享了许多关于《奖门人》礼物的趣闻,揭示了这些礼物背后的真实体验。节目送出的礼物种类繁多,既有深受欢迎的实用品,也有令人哭笑不得的 “鸡肋” 奖品。

         最受欢迎的当属食品类礼券,如吴家乐提到的 “龟苓膏券等,都是一大叠的”。这类礼券实用性强,嘉宾们通常会 “几张几张与在场的嘉宾、幕后收音、摄影、化妆等等的人分享”,成为联络感情的小纽带。然而并非所有礼物都如此受欢迎,服务类礼券就常常带来困扰。以洗车券为例,吴家乐吐槽商家发现他经常使用免费礼券后,就 “经常以 ‘ 冇位 ‘、’ 要等好耐 ‘ 为由推搪,到最后,车就洗不到,只能无奈将一大叠礼券放在家中”。

         访谈中最引人捧腹的当属两人对 “最不想拿到的礼物” 的回忆。经过一番趣味提示 ——”用得就唔系好嘢”、”喷射嘅”、”搽㗎”、”身体唔觉意出现咗毛病就要用到”—— 最终揭晓答案是灰甲水。邓兆尊透露:”中咗廿几箱呀,上年中咗。” 而吴家乐则补充说当年汤盈盈赢得了超多箱灰甲水现货,虽然对方好意让他整箱拿回家,但他实在用不完,最后只拿了两三支。这段趣闻生动展现了节目礼物 “量大管饱” 却未必实用的特点。

         《奖门人》之所以能维持如此大方的送礼规模,与 “奖门人” 曾志伟的个人魅力密不可分。吴家乐和邓兆尊在访谈中直言,现在的节目奖品比以往 “弱” 了不少,原因是 “奖门人” 曾志伟人脉广阔,会主动寻找赞助商赞助,而现在平台做法多以促销方式进行,属于不同做法。这种由主持人亲自出面拉赞助的模式,为节目争取到了丰富的礼品资源。
         从时代背景来看,《奖门人》的送礼盛况也反映了香港综艺黄金时代的行业生态。在 9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初,香港电视台之间的收视竞争激烈,节目制作预算相对充裕。《奖门人》作为 TVB 的王牌综艺,获得了充足的资源支持,尤其是在面临《还珠格格》等强敌时,更是不惜血本通过高额奖品吸引观众。这种投入产出比的考量,让礼物环节成为节目保持高收视的重要策略。

最新文章

燃爆今夏!《不是吧!我变成超人了》高能收官

影视

 

阅读13417

温碧霞携全家赏江景,与养子亲密互动,何祖光神情引关注

明星

 

阅读16368

教官也追星?Kai 入伍被问 “张元英 vs 安宥真”,机智回答引全网调侃

娱乐

 

阅读14647

张兰复出与儿子一家合体直播,引 300 万网友围观

娱乐

 

阅读16420

向太首曝生向佐细节:难产 16 小时,嗓子喊哑

娱乐

 

阅读13463

冀ICP备202408197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