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 月 5 日至 6 日,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话剧《直播开国大典》将在黄浦文化中心・大上海剧场上演。这部剧以独特视角切入历史现场,通过广播人的隐秘战线,再现开国大典背后的惊心动魄。
1949 年 8 月中旬,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接到 “直播开国大典” 实况转播任务。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、原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的技术人员,以卢海宇、高大梅,赵英杰和梁晓瑜为代表,虽隶属于两个阵营,对任务不甚明朗,却为了一个崇高目标携手奋战,开启一段隐秘的共处时光。在卢海宇、赵英杰带领下,电台围绕技术瓶颈与设备简陋等问题,展开系列攻坚克难工作。两方人员在思想认识、工作生活中矛盾不断,却也在磨合中向前。与此同时,一些潜伏特务伺机收集 “开国大典” 情报,为防止特务破坏,电台把保卫工作放到首位。时间临近,两方人员在怀疑与信任之间,面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,拿出冲天干劲克服重重障碍,最终圆满完成 “直播开国大典” 任务。1949 年 10 月 1 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 “成立之声”,透过北京(北平)新华广播电台,传遍中国和世界。
《直播开国大典》的构思,源于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、著名导演田沁鑫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罗兵的一次聊天。田沁鑫了解到,在天安门广场这样全世界最大的广场进行收声,技术难度极高,而当年广播队伍面临着诸多挑战,却完成了这一 “天字号任务”,这一故事充满戏剧性、冲突与悬疑,令她十分惊喜。
该剧演出阵容强大,张桐、姚文旭、苏青、刘威等优秀演员将在舞台上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实现时空穿越,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广播事业初创时期的艰难与光荣。为了让观众有更沉浸式的体验,导演田沁鑫采用 “即时拍摄、瞬时剪辑、实时投屏” 技术,纵向狭长舞台延伸景深,几何装置与光影分割重构 1949 年的北平街景,虚实之间营造出沉浸式历史氛围。同时,特邀播音专家指导台词,演员苦练延安与国统区播音风格差异,真实技术数据融入对白,重现广播人的专业与热血。
自 2015 年首演以来,《直播开国大典》便创下 “开票即售罄” 的票房神话,今年适逢演出十周年,这部思想深邃、形式创新的历史大戏首度离京赴沪,相信会为上海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观剧体验,让大家在剧场中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,体会 “互信”“合力” 和 “忠诚” 的伟大主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