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5晚会的爆料,却揭开了酸奶行业最真实的面目,这时人们才发现,原来我们信以为真的营养食品,都是由各种添加剂勾兑的。本以为,这些都是小商家为了搜刮利润的不法手段,可事实上,越是出名的品牌造假的几率就越大,就像刚被曝出的7个酸奶品牌。
“假酸奶”不是指坏掉的酸奶,而是指冒充酸奶的劣质饮品,它们通常以“风味酸奶饮品”或“含乳饮料”等名称出售,这些产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国家标准低很多,营养价值也很低。这些“冒牌货”经常使用模糊不清的宣传方式,故意隐藏关键信息,让消费者以为自己买到的是真酸奶,实际上是上当受骗。
可漂亮的包装加上醒目的“生牛乳发酵”、“0蔗糖”宣传语,常常能迷惑到消费者,但当你仔细查看时会发现,包装角落里印着很小的“风味饮料”字样。一些商家利用醒目的大字宣传和不显眼的小字说明,让消费者容易被误导,从而购买了质量不佳的产品。
或许很多人都会好奇,“假酸奶”为什么会层出不穷,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“利润太高”。在山东枣庄的一个食品工业园,每天生产的“酸奶替身”多达20万瓶,厂家用快过期的奶粉,加上阿斯巴甜之类的化学添加剂,就能调配出像真奶一样的味道,以此牟取暴利。这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,使得“假酸奶”的利润空间巨大,从而助长了其泛滥的势头。
页码:下一页